饮用水安全保障探讨分析
发布时间:[2012-8-24] 查看次数:2209
随着7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新版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城镇供水水质的国家强制标准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民众对水安全又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人们也会产生这样的疑惑:我们的饮用水到底安全吗?增加国家强制标准后,水质是否会得到大的提升?
民众的疑虑不无道理。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相关水域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们的饮用水安全数度被媒体披露。水质泛黄、消毒水味道重,诸如此类的问题在许多城市都出现过。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设市城市公共供水厂出厂水水样达标率为83%,设市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末梢水水样达标率为79.6%。这样的调查结果让民众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达标率数据并不算太坏,忧的是经过这么多年城市管网建设,我们的自来水为何还是不敢百分之百放心饮用。而国家城市供水水质监测网杭州监测站站长董民强一席话也让民众的心再一次被提起。据他介绍,水质检测的取样包括出厂水和管网水,并不包括老百姓水龙头的“末梢水”。
众所周知,供水环节涉及一整套复杂的管网工程,要经过源水、净水、输水、用水4个环节。水厂负责生产水,出厂水到达居民家中需要经过管网、泵站、蓄水池、水箱等多种设施。中间有哪一道程序出错,或是哪个环节的设备出现污染,必然导致流到居民家中的自来水受到二次污染。而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城市供水管网老旧、漏损率超标严重,年漏损水量达60亿立方米,同时造成水质在输送过程下降。业内专家指出,饮用水在“末梢”管网中受到污染很普遍,进行改造更新很有必要。
改造更新管网设施,使其适应城镇化进程的步伐,看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这其中最大的难题,管网建设涉及城市的角角落落,这笔庞大的资金从何而来?因而,各级地方政府需要痛下决心,不怕麻烦,把安全饮用水工程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来抓,且应该早抓早动手,让百姓真正喝上放心水安全水。此外,保障水安全还须“多管齐下”,在抓好管网建设的同时,水质监测部门应严格“饮用水国家强制标准”,强化监测,使其工作常态化,让百姓对饮用水安全“看得见摸得着”。